打响保“胃”战:带你了解胃食管反流病,呵护食管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经常感到烧心、反酸,胸口有烧灼感?或者在平卧时感觉有东西从胃里反流到喉咙?如果有,您可能正在经历胃食管反流的困扰。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经常感到烧心、反酸,胸口有烧灼感?或者在平卧时感觉有东西从胃里反流到喉咙?如果有,您可能正在经历胃食管反流的困扰。
前不久,62岁的庞奶奶(化姓)在进食面包和鱼汤后,突然感到喉咙一阵刺痛。她立刻警觉起来,怀疑是鱼刺卡喉,便迅速前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医生赶紧为她进行了喉镜检查和胃镜检查,然而检查结果显示并无异物。但庞奶奶仍时不时地感到刺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日常生活里,不少老人都有个习惯,吃完饭就往床上一躺,美滋滋地开启午睡模式,想着既能消食,又能快速恢复精力。可您知道吗?这种看似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方式,长期坚持下来,极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健康危机。据研究和临床观察显示,很多老人饭后立马躺下休息,短短
该院消化内科钱家鸣教授、杨红教授联合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王丽敏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丽教授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发表了一项基于中国18至64岁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和消化性
MK-2870 是一种 ADC,选择性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 TROP2。MK-2870 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鉴于迄今为止观察到的 MK-2870的可耐受安全性特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蛋白质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控制体重、限制饮酒和戒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常常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它在临床上有多种分类方法。我们不妨了解学习一下。
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胃酸、胃蛋白酶等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胃酸、胃蛋白酶会损伤食管粘膜,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呢?
食管是一条肌性管道,上连喉咽,下接胃的贲门处。是咽喉部与胃入口之间的一个管道。食管的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初生时约为810cm,成人则为2325cm。其横径约为2cm,平时前后壁几乎相贴,吞咽时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一说得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我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那就是吃药吧!吃药没效果?那就手术吧!可为啥吃完药、做完手术,症状还会反复出现呢?也许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到这两点!
胃食管返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通常是由于胃酸或胃内容物逆流进入食管引起的。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控制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和预防疾病的复发: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美食佳肴琳琅满目。然而,这种饮食盛宴对于胃食管返流病患者来说却是一场挑战。胃食管返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会导致胃酸和胃内容物逆流到食管,引起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医护团队为一名患有食管粘膜下肿物的中年女性患者成功实施首例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消化内镜又一新技术的成功落地,标志着我院内镜下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下是一些不良习惯,它们可能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或加重已有的症状。
在面对我国食管癌高发且预后较差的严峻形势下,陈俊强教授领导的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取得了在食管鳞癌精准放疗方案上的重大突破,并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点击查看:中华医学科技奖公布2024年获奖名单),为肿瘤科普及患者康复做出了诸多努力与贡献。
咽食管憩室系咽食管联结区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在环状软骨近侧的咽后壁肌肉缺陷处膨出而成,又称为Zenker’s憩室,也叫咽囊(pharyngeal pouch)。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消化吧】专栏,逢周日推送!内容涉及众多消化疾病防治知识,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平时,我们所说反酸就是指胃内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咽部或口腔感觉含酸味。
正常情况下,食管胃交界处的下食管括约肌、膈肌及附近的肌束及韧带等通过协同作用,在胃食管交界处共同形成以高压带,形成抗反流屏障,这一“屏障”遭到破坏导致了胃食管反流病。
2024年12月20日-22日,由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胃食管功能性疾病多学科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胃食管功能性疾病专病联盟、郴州市中医医院承办的第二届潇湘胃食管功能性疾病论坛在湖南郴州顺利召开。